close
超值推薦-走過亭仔腳.回首剝皮寮(光碟)
網友評鑑4.5顆星站長最近閱讀過 感覺很實用 在此推薦給您
博客來專業及教科書及政府出版品-政府出版品分類熱銷好書
想看更多[走過亭仔腳.回首剝皮寮(光碟)]的詳細說明嗎
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內容簡介
位於艋舺東南邊界的剝皮寮,在清代是進入艋舺的必經要道;剝皮寮街尾更是清代北台灣重要的軍事盤營地點,唐景崧在光緒21年(1895年)成立臺灣民主國後的遊行路線就是從這裡出發;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將部份街區化為老松國小用地,限制了街廓發展,不同時期的建築風貌才得以保留至今,也是清代街廓最完整的老街之一。 在剝皮寮的亭仔腳下,像是永興亭船頭行、長壽號茶桌仔、太陽製本所、蜘蛛麵店以及鳳翔浴室等商家,也為人們紀錄過往。如果庶民生活是剝皮寮的「底色」,名人與名醫則為它「畫龍點睛」,清朝國學大師章太炎短暫來台半年則居住於剝皮寮,也為剝皮寮留下書香與時代的縮影;萬華名醫呂阿昌的故居,西洋式的建築在剝皮寮的街屋中獨樹一格;醫政兩棲台北市代理市長的周百鍊,也在剝皮寮結交了許多各路好友。 現今的剝皮寮東側於2003年成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,2009年西側街區將以藝術文化結合教育功能,推廣文化創意產業為目標。老街是沉默不語的靜物,唯有使它活化,才能訴說歷史遞嬗、先人的足跡。
...繼續閱讀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